Chapter 2 规则
进组的时候,每个学生本质差异并不大,但是毕业的时候,差异会非常大。 其原因就在于是否能够真正把以上这一节“规则”在行动中、实践中坚持下去。
2.1 研究组规则
对学术不端零容忍
学术诚信是立身之本,如果做不到这一点,请换一个职业。 任何抄袭、剽窃、伪造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,都会被严肃处理。请务必遵守学术道德规范。
事事有回应,件件有着落,凡事有交代
所有组里安排的事情,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前做出反馈。不要以“我正在做”和“还不完美”作为你没有回音的借口。 你可以说“我正在做”,但是一定要给出一个时间节点,说明你预计何时完成。即使你没有完成,也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。 例如:我正在做,预计下周一完成;或者我正在做,预计下周一完成,但是因为XXX原因,可能会延迟到下周三完成。
完成比完美重要
科研就没有“完美”的时刻。先完成在努力完美,才是正确的科研行为。一味完美实际是逃避和拖延症的外在表现。 当别人问你进度的时候,你的回答应该是:先展示现有结果;然后报告已经完成50%,剩下的50%预截止哪天哪时完成并提交。 你要让别人看到你在努力工作,而不是在拖延。
有疑问请尽早问
我们对任何问题都持开放态度,也不会因为你问了问题而挑剔你,但是如果有问题不问,靠个人猜测,往往会引起很多误解。 在我们组里没有“傻问题”。
保持好奇
对学术中出现的每个问题都要有好奇心。虽然不一定深入研究,但是必须有所思考。
尊重和褒奖他人科研成果
使用任何他人的数据、观点、方法、逻辑证明,都要给别人足够的学术肯定(Academic Credit),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合理作者署名、论文致谢、广而告之等;强烈不建议使用金钱等方式答谢。肯定他人学术贡献,并不会使你的研究成果变得暗淡失色。
持开放心态
对他人的观点持开放态度,学习的态度。若要否定别人的数据、逻辑或观点,要拿出比对方更坚实的证明过程。
工作和生活分开
为了更长久战斗在科研领域,要能够同时享受科研工作和个人生活。不加班、不熬夜的前提是尊重正常的工作时间。
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
若无紧急事态,不要打扰组员的周末、假日和晚上的个人时光。
科研工作需要自由空间
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模式。工作的时间、地点、方式都存在个人倾向,选择个人最合适的方式。 但同时,在团队合作与单位管理规定之间做出适当的、合理的妥协。
2.1.1 赫尔曼法则20条
在行动上、思维上,请参考赫尔曼法则的20条(Herman, I. Following the law. Nature 445, 228 (2007)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nj7124-228a)。
- Your vacation begins after you defend your thesis.
- 只有论文答辩完,你才会有假期。
- In research, what matters is what is right, and not who is right.
- 研究中重要的是:什么是正确,而非谁是正确。
- In research and other matters, your adviser is always right, most of the time.
- 在科研及其他事务中,你的导师大多数时候都对的。
- Act as if your adviser is always right, almost all the time.
- 行动时,请假设导师几乎总是正确的。
- If you think you are right and you are able to convince your adviser, your adviser will be very happy.
- 若你确信自己正确并能说服导师,导师会非常欣慰。
- Your productivity varies as (effective productive time spent per day)^100.
- 你的效率与“每日有效科研时间”的100次方成正比。
- Your productivity also varies as 1/(your delay in analysing acquired data)^100.
- 你的效率也与“分析数据的拖延时间”的100次方成反比。
- Take data today as if you know that your equipment will break tomorrow.
- 采集数据时,需假设仪器明天就会损坏。
- If you would be unhappy to lose your data, make a permanent back-up copy of them within five minutes of acquiring them.
- 若数据丢失会让你痛苦,请在获取后五分钟内永久备份。
- Your adviser expects your productivity to be low initially and then to be above threshold after a year or so.
- 导师默认你的初期效率较低,但一年后应有所进步。
- You must become a bigger expert in your thesis area than your adviser.
- 你必须成为自己研究领域内比导师更专业的专家。
- When you cooperate, your adviser’s blood pressure will go down a bit.
- 你配合得好,导师的血压能下降一点。
- When you don’t cooperate, your adviser’s blood pressure either goes up a bit or it goes down to zero.
- 你不配合,导师血压会上升,或骤降至零。
- Usually, only when you can publish your results are they good enough to be part of your thesis.
- 通常,只有达到发表水平的成果才足够优秀以纳入论文。
- The higher the quality, first, and quantity, second, of your publishable work, the better your thesis.
- 可发表成果的质量(首位)与数量(次位)越高,论文越优秀。
- Remember, it’s your thesis. You (I) need to do it.
- 谨记:这是你的毕业论文,需由你自己完成。
- Your adviser wants you to become famous, so that he/she can finally become famous.
- 导师希望你成名,以便他/她最终因你成名。
- Your adviser wants to write the best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for you that is possible.
- 导师愿为你而尽量写最有力的推荐信。
- Whatever is best for you is best for your adviser.
- 对你最有利之事,亦对导师最有利。
- Whatever is best for your adviser is best for you.
- 对导师最有利之事,亦对你最有利。
2.2 导师制度
本组学生入学都有两个不同的“导师”,一个Mentor,一个是Advisor。我们最常说的导师实际是指Academic Advisor。 Advisor入学已经确定,Mentor需要学生入学后自己联系确定。
Mentor和Advisor在职责和角色方面存在一些区别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职责不同:Mentor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在职业和个人发展方面提供支持和指导,通常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有关,包括个人成长、人际关系、职业规划等。而Advisor的职责主要是在学术领域提供指导和建议,如研究课题、实验设计、数据分析、论文写作等。
关注的范围不同:Mentor的关注范围通常是全面的,包括学术、职业、个人等多个方面,而Advisor的关注范围主要是学术研究。
指导方式不同:Mentor通常通过面对面的交流、指导和建议来帮助学生,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互动,而Advisor的指导方式则更加注重实践和技术方面的指导和建议。
综上所述,Mentor和Advisor在职责和角色方面存在一些区别,但在实际工作中,他们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也会有所重叠和交叉。
2.2.1 学术导师(Adacemic Advisor)
你的学术导师,不是你的朋友。
学术导师的主要提供给学生的服务:
- 条件:提供必要的科研环境,包括科研软硬件条件、学习的环境、经费支持等。
- 学习: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课程和学术计划;提供关于学术要求和课程安排的信息和建议;
- 研究: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工作,提供研究思路、数据、方法、分析等研究的建议;
- 答疑:帮助学生解决学术方面的问题,提供指导和建议;
学术导师的行为准则:
导师与学生天生不平等,任何可能带有不平等而导致学生无法拒绝或不好意思拒绝的请求,导师都应该回避。
不歧视学生 —— 导师不因任何原因(包含但不限于性别、籍贯、疾病、相貌、专业、兴趣、家境等)而对学生有歧视语言或行动。尊重学生人格,尊重学生的个人自由。
不收学生礼物 —— 学生毕业以前,不接受任何学生的礼物,包含但不限于水果、鲜花、特产、贺卡等。不接受学生或其家人请吃饭。 唯一可接受礼物为书籍,但必须自带发票,导师按照价格报销给学生。
不干涉学生个人生活 —— 导师只负责学习和科研相关内容;学生拥有安排个人生活、保护隐私的权利。
2.3 科研经费
科研经费是支持本研究组生存的关键,组内成员的学费、工资、生活补助、办公空间、书籍、电脑/服务器/设备、数据购买、差旅费、版面费、甚至电费等等都需要充足科研经费支持,因此每个组员都有义务争取经费,合理支出经费。
基本的规则如下:
- PI是经费支配的实际负责人,并对经费支配方式具有解释权。
- 所有经费支出,都应遵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经费管理规范,以及各经费预算。
- 可支出的大类分为:
- 固定资产:服务器、台式/笔记本电脑、打印机、显示器、投影仪、办公桌椅等。所有固定资产有规定的使用年限。
- 文具/耗材:纸笔、打印耗材、数据线
- 书籍:限与学术研究直接相关的中英文书籍。书籍归单位所有。
- 差旅:会议/考察等工作差旅中涉及的出租车、火车、飞机、租车费用,住宿费,会议注册费,国际签证费用等。野外工作时同时享受单位规定的野外补助。
- 文献版面费:出版论文,专著等。
- 技术服务费:如数据采集、程序编写等第三方提供的技术服务。
2.4 组会制度
组会是研究团队内部定期开展的集体讨论活动,目的是为了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,推进研究项目的进展。 组会的一些好处:
- 促进交流和合作:成员间分享研究成果、问题和解决方案,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,避免孤立地开展研究工作。
- 加深理解和认识:组会可以邀请内部或外部专家来讲解前沿的研究进展或关键技术,帮助团队成员加深对研究领域的理解和认识。
- 提高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:组会可以让团队成员接触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,提高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,也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研究工具和软件。
- 促进项目进展和成果输出:组会可对项目进展进行定期汇报和评估,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,也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充分讨论项目的研究方向和创新点,促进成果的产生和输出。
- 培养演讲和表达能力:成员有机会进行学术报告和演讲,提高其学术交流和表达能力,也为其日后参加学术会议和报告做好准备。
组会组织方式:
- 定期召开:每周一次。确保活动的持续性和规律性。
- 轮流主持:成员轮流担任组会的主持人,负责安排会议议程、邀请讲者和主持讨论环节等。
- 人员安排:团队成员,包括老师、学生和研究助理,都有必要参加。每周一个团队成员主讲,并有下一周的主讲人作为本周的主持人,
- 报告和讨论:组会可包括研究成果的报告和讨论,或者邀请内部或外部专家进行报告和讲解,以加深对研究领域的理解和认识,同时也可以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分享和交流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平台。
- 问题与解决:组会可以安排团队成员分享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,以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,并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。
- 思维碰撞:组会也可安排一些与研究领域相关的主题,引导成员进行讨论和思维碰撞,以激发创新思维和开拓研究思路。
2.5 给学生的建议
在前面科研规则的基础上,以下是本组的一些重要规则。
2.5.1 重要规则
安全第一
确保个人安全。事关安全的事情,尽早向导师汇报,或者寻求帮助。对导师、同事、同学的可疑或不合理行为保持警惕。
保守国家秘密。
进导师办公室,永远敞开门
为了学生好,也为了导师好。
明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
学生在学习上享有充分的自主权。无论是论文的选题,方法,还是实现目标的工具、证明逻辑、书写办法等事关学生个人科学研究的内容,导师只能指导学生,无法替代学生,更不应该替学生做决定;学生需要在其中珍惜和把握自主权。
科研工作(即学生获得工资的缘由)由具体科研项目决定。
学生需要规划合理时间,按照项目设计的工具、方法和思路来完成项目所规定之任务。 工作成果可作为学生的论文成果,但也可能与学生自主选择的科研方向不同。学生在论文方向的选择上,可以选择与工作一致的方向,也可以选择不同方向,但必须预料到两种选择所导致时间和精力的冲突。
2.5.2 优秀科研人的特点
- 挑战自我的勤奋——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。
- 有组织、有纪律、有规划——对日常作息、研究工作、文件组织、交流汇报、论文结构、语言沟通都能安排得当。本质就是把“事事有回应,件件有着落,凡事有交代”落在行动上。
- 积极主动——表现为积极主动地承担任务,积极主动与周边的人交流、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术活动。
- 自己思考——不断地思考/完善科学问题,不断地完善方法,不断地追问逻辑关系,不断地挑战解释的可能性。
- 敢于质疑——敢于质疑导师、质疑权威、质疑自己;能质疑自己才是核心;“吾爱吾师、吾更爱真理”,质疑权威的手段是用客观证据证明自己是对的;
- 会用工具——不囿于最简单、通用工具,有挑战自我的意愿和能力;能使用、敢使用别人不会的工具;对所有问题有最高效的工具解决方案。
- 团队合作——能为别人提供价值,也能利用好别人给自己的帮助。
- 会讲话——能用简单、有逻辑的语言,给别人讲明白自己的想法、概念、成果、经历等。
- 劳逸结合——能合理安排科研和娱乐。
- 与人为善——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,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,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。
2.6 年度考核
本组成员需每年完成以下任务:
- 文献阅读(1分/篇)
- 有价值英文文献;
- 写成阅读文章发于本组公众号,质量获得审核可得分;
- 使用标准PPT,在组会汇报(30分钟);
- 参加学术会议(5分/次)
- 国内正式学术会议, 在会议做口头报告;
- 会议汇报内容为在本组的研究内容;
- 汇报PPT至少在会议前14天以上完成,并通过PI审核;
- 全程参会, 参会做笔记,会后做总结;
- 材料齐全,会议费用可全额报销。
- 发表学术论文(10分/1篇)
- 核心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
- 本研究所为第一署名单位,本组PI为通讯作者,本组项目为第一资助。
年底考核中,每个积分可获得100元奖金,若年底考核超过20分,额外奖励5个积分。 完成任务过程,凡涉嫌“抄袭”等学术不断行为,请直接退学或离开本研究组。